01 之前有一则新闻很火,2 岁半女童遭受亲妈虐待致死。 记得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而令我至今难忘的一个细节是: 警方赶至现场施救时,女童已奄奄一息,而此时她仍伸出手,嘴里念着:妈妈抱,妈妈抱。 每次想起这个细节,我就会想到:有多少父母,在无论怎么吼、怎么凶孩子,孩子都爱你的年纪里,对孩子肆无忌惮,学不会善待? 前几日看到了一个视频,让我再次对此感触至深。 视频中,孩子们模仿父母在辅导作业时对他们的凶狠和羞辱: 「你动点脑子行不行?」 「跟你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不懂?」 「你怎么又犯这种错误?我是生了一头猪儿子吗?」 孩子们很委屈,也很伤心。 一个孩子说:「就算这道题不会做也不能这样骂我呀!」 看到孩子们对此愤愤不平,采访者让他们给这样的父母打分。 本以为他们会打出低分,结果,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毫不犹豫地给出了高分,甚至是满分。 「他们管我骂我也是为了我好。」 「严是爱,松是害。」 「觉得她们很伟大,很感谢爸爸妈妈。」 看着孩子们天真的面孔和稚嫩真诚的话语,很是心酸。 哪怕父母吼他们、骂他们、打他们,让他们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双重伤害,孩子仍然愿意单纯地相信「爸妈是为我好」并爱我们如初。 看到这里,不知那些曾因心情不好或过于焦躁,而把火气撒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是否和我一样,顿时泪流满面,心里对孩子满是羞愧? 02 吼骂教育是一种愚蠢的教育,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。 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,正因如此,我们在对孩子发火之后常常陷入愧疚之中,甚至躲起来哭一场。 可悲的是,我们愧疚之后,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,依然控制不住去吼骂甚至动手打他们。 为什么会这样? 根据众多案例以及亲身经历,总结起来,我想大概有以下三大原因: 一是打骂教育模式的循环。 有些父母受原生家庭打骂教育的影响,潜意识里认为这种教育有效果,潜移默化地将其用在孩子身上。 图片来源:《小孩不笨》 二是没有意识到。 一些家长难以从内心深处意识到,打骂教育会对孩子的性格、格局和行为模式等造成深远伤害。 三是情绪管理能力差。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想打骂孩子,可是却因为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,无法正确地表达情绪而再次伤害孩子。 基于以上几大因素,我们一边吼骂孩子一边悔恨不已,陷入恶性循环。 图片来源:《四百击》 03 那么,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做到善待孩子——既对孩子不吼不骂,又能教育到孩子呢? 当然有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总结了以下四大做法: 第一,多自省,善总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