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热搜: 活动 交友
爱天真亲子网 广场 育儿百科 宝宝百问 查看内容

这3件事最毁孩子专注力,或许你正在做

2018-12-25 11:18| 发布者: 爱天真| 查看: 1325| 评论: 0

摘要: 搜索复制 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: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。  为了孩子能出众、出彩,许多父母绞尽脑汁地在“努力”这一深水区,激励自己和孩子。  然而,纵 ...

 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: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。

 

  为了孩子能出众、出彩,许多父母绞尽脑汁地在“努力”这一深水区,激励自己和孩子。


  然而,纵观“学霸”群体,会“惊天地泣鬼神”地发现:决定孩子成绩和学习效率的,不是用时间堆积起来的“努力”,而是专注力!

 

  但因爱得太过,或是太着急,往往在特别的时期,父母会做出破坏孩子专注力的事情。


  以下3件,是常见。

1

第一件事:0—3岁 打断、干扰

 

  记得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:“除非你被孩子邀请,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。”


  前段时间带小鹿回老家,习惯自娱自乐的他,在地板上专心地搭积木。


  他很用心地把木制的方形积木挑选出来,然后一个叠一个,叠到他认为足够高的时候,又故意推倒。


  然后,再叠——再推,再推——再叠。叠得很专注,推得也很尽兴。

 

  这时,姥爷看不过去了,凑到他身边,拿过小鹿的积木说:“你干什么呢?不能总是推倒玩具。来,姥爷帮你盖个结实的高楼。”

 

  姥爷一边说,一边把积木堆积到一起,小鹿见自己抢不过姥爷,一边跺脚一边大叫,嘟囔着自己的小嘴,脸被气得通红。

 

  其实,3岁前的许多孩子,都会有被大人干扰、打断的情况。

 

  孩子常常无理由,但很投入地去做些在大人看来很无趣,也很无意义的事。


  但是他们做得开心,情绪也很平静。懂孩子的妈妈就知道,这个时期其实就是,孩子专注力高度集中和发展的好时机。

 

 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,好的专注力不能被培养,反而是需要更多的保护!

2

第二件事:3—6岁 包办、限制

 

  我有一个好友,住同一个小区,她家有两个孩子,哥哥5岁,妹妹和小鹿同岁。

 

  有一件事,在外人看来很奇怪,已经5岁的哥哥时常跟家人撒娇,要大人陪着一起玩,一起写作业。

 

  他常常对爸妈说:“陪我玩嘛!怎么你们都不陪我玩啊?!我讨厌你们。”

 

  妹妹每次来我家,都能自己看书、摆弄玩具,和小鹿一起自娱自乐。

 

  表面一看是哥哥害羞,妹妹独立。


  其实际是,哥哥出生时,因为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孩子,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是稀奇,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。

 

典型的走路怕摔着,吃饭怕噎着,

天冷怕冻着,天热怕晒着。

动动手指,就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

哭哭鼻子就能一招制服所有人。

 

  日常常态生活,是能包办的全包办,不能包办就限制孩子活动

 

  妹妹出生以后,爷爷奶奶完全忙不过来,只要妹妹不哭不闹,爷爷奶奶也就由着她去。

 

  用她的话说:因为哥哥已经养成习惯,只能“委屈”妹妹独立自主。

 

  哥哥一岁多时,在家里爬凳子,一家人赶忙提醒:“宝宝,当心别摔着!”妹妹现在爬凳子,根本忙得顾不上去管她。

 

  现在她很后悔的一件事就是:


哥哥完全无法静下心,

好好地完成一件事情,

什么事都需要人陪着,

甚至要求帮他做好。

大班以后,这个问题越发突出,

数学汉字,他通通没法集中注意力。

 

  我觉得,育儿路上,父母最应该做的,是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,让他体验成就感带来的快乐。

 

  尽量的让孩子独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玩一些没有危险的游戏。


  因为大人一喊一叫一插手,直接影响孩子的专注力,更会降低孩子探索欲望。

 

  而且,大人越是帮忙、限制,孩子就越是依赖,爱使小性子。


3

第三件事:6+岁 责怪、发脾气

 

 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读者群里,有妈妈说:


我家的写作业总是不看题目。

又很多字不认识,我上完晚班回来,

经常发现他作业没有完成。

有时候十二点多下班回来,

还把他拉起来写,写到凌晨两点。

 

  很多妈妈(包括我)第一担心的是孩子睡眠不足,但陪读妈妈背后的心酸,只有同为陪读妈妈的你,才会有切身体会!

 

  孩子专注力不够,真的是妈妈们的灾难。

 

  表妹家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情况。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作业,五道数学题他可以磨蹭两个小时,如果强迫他自己先读完三遍题,半个小时就能顺利完成。

 

  她总结说:孩子不是不会做,而是不愿意做。弄得一写作业,她就心浮气躁。好说歹说孩子不听,就分分钟钟想掐人。

 

  小学以后,孩子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,直接引爆了妈妈内在的焦虑情绪。


  但是仅仅靠发脾气,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用力过度还能导致孩子叛逆、厌学,更不会把注意力花在学习上。

 

  让妈妈鸡飞狗跳的专注力,它其实分为两种:一种无意专注,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,也不需要意志监管的注意。

 

  这种专注常常出现在孩子玩的过程中。

 

  另一种是有意专注:预设了目标,需要主观意志力去监督。

 

  它出现在孩子学习过程中,一般的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枯燥、无趣的事,甚至反感。情绪上有排斥,导致特别容易走神。

 

  这时就需要自己强迫自己,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。



4

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专注力呢?

 

  首先,要切断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。

 

  随着现代媒介及新技术的发展,手机、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,都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吸引力。

 

  现在好多孩子都喜欢玩手机、打游戏、看电视,这些都是典型的被动型注意。孩子一旦被动被吸引,就无法主动思考,而学习确是一个相反的过程。

 

  其次,调整家庭养育方式。

 

  一种情况是,家长陪读陪写,孩子会想到旁边有人,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;加上有的父母陪读陪写过程难免不发动情绪,导致孩子注意力更加难以集中了。

 

  另一种情况是:孩子独自学习或写作业或看书,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,会经常给孩子递水、送水果等,这也会打断孩子的注意力,造成孩子学习时间碎片化,不能保证学习效率。

 

  再次,打理好学习环境。

 

  对于本身专注力欠缺的孩子,建议父母给孩子一个舒适、简单、干净、简洁的学习空间。

 

  比如提供学习的房间,不出现平板、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;

  学习的区域,只摆放和学习有关的书籍、资料和工具;

  写作业的书桌上只摆放相关课程的书本、纸和笔。


  最后,让孩子可以充分感受专注的愉悦感。

 

  因为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,兴奋和抑制的功能还不能完全配合,导致很多事情还没有开始做,就已经分神了。

 

  父母要做到的就是,多给孩子去尝试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机会。


  比如,玩积木的时候,孩子搭成一个样品,给孩子一些夸奖鼓励。


  比如,独立完成作业以后先赞许他的劳动成果,再巧妙地给出一些让他可以做得更好的建议。


5

关于培养专注力,

我有以下几点提醒

 

第一:不能拿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小孩子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分类
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爱天真亲子网  Powered by©Discuz!  技术支持:迪恩网络    ( 宁ICP备09000166号-5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