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 我是一位二胎妈妈,在育儿的路上一直很用心,很焦虑。 现在10岁的姐姐进入了逆反期,让我束手无策,我很迫切的希望能得到指导和帮助。 家中两姐妹,姐姐10岁,妹妹4岁,爸爸因工作长期在外地缺乏陪伴,爷爷奶奶帮忙养育着两姐妹。 姐姐刚刚结束的四年级下册,成绩一落千丈。 我眼中的她,对学习厌烦应付了事,对妹妹恶语打骂发泄不满,对家里人不耐烦,对自己没目标没要求。 我尝试与学校老师交流,从不同角度想要更了解女儿的想法,老师的反馈是:孩子进入身体发育的快速期,心思重,笑容少,缺乏自信。 我也不断地寻找各种方法,想要激发她的学习兴趣。 对于她的不听话,我甚至大发雷霆,呵斥她的行为,没收电子产品,但是换来的只是她的掉眼泪、无声反抗、闭门不见。 现在家里一天一天重蹈覆辙这样如此不堪的场景,我自己内心很崩溃,甚至都想放弃管教,想嚎啕大哭。 暑假来了,我想着她能通过假期好好调节,多看书多储备知识,养成好的习惯。 希望越大,孩子逆反心越强,她依旧各种拒绝,认为都是我逼她做的一切。 我想走进孩子的内心,我想激发孩子的热情,我想树立孩子自信,但是我无从下手。 在此,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导,我需要在家里找到一个平衡,我不知道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妈妈。 一位焦虑摇摆的妈妈 这封求助信,我读得五味陈杂。 回复前,我自己也在回想,要是现在的我还是2年前的样子,肯定会劈头盖脸地指责这位妈妈,教育娃太武断了。 还好,这两年我成长了,拥有更多的理性和克制,懂得要如何去看待和分析问题。 从文字中,能感觉到她在努力,试着去做好妈妈,所以不曾意识到,自己的某些行为偏离了做好妈妈的轨道。 不可否认,这是很多妈妈会经历的瓶颈,自己奋斗了,却还是没能改变结果。 倘若问:你知道自己做错了吗? 她或许会回:我有觉得自己做错了,但不知道具体错哪儿了? 错,是稀里糊涂的错,是自己无法意识到的错,这便是教育孩子的“隐形坑”。 扪心自问:你是不是也常用着极其负面的教育方式,比如威—逼—利—诱,心里却期待孩子向阳而生,性格开朗,做事有毅力! 然而养娃,若用错了教育方法,父母的期望越大,情感创伤就越深! 在动物世界,刺猬是很弱的一类动物,它就是靠满身是刺,才没有被灭绝! 刺猬如果没有刺,它是无法完成自保的。 留言中的大女儿,正如刺猬,她必须把自己包裹起来,才有安全感。 接下来这些话,是对妈妈说的。 你的女儿,她只是一个常人,拥有一般的家庭,一般的学习成绩。 她到了四年级,成绩开始下落,是阅读基础不牢的正常现象。 四年级的学习难度远远超过一年级,考试的点是文字结合思维,属于求学路的刚起步。 对于一个低年级段,成绩有优越感的孩子,到了高年级走下坡路,是很最痛苦。 你女儿也确实痛苦。 比如: 班主任观察到她:心思重,笑容少,缺乏自信; 你观察到她:戾气重,对妹妹恶语打骂发泄,对家里人不耐烦。 你女儿痛苦,既有生理上的不安,也有精神上的折磨——希望破灭而出现严重的心理不平衡。 作为她的母亲,你没有及时发现她的痛苦,也没有及时和她沟通安抚,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:大发雷霆,呵斥她的行为,没收电子产品。 这不能怪你,因为不仅仅是你,大部分和孩子保持不了同频的父母,都会选择这样做。 以为利用做父母的权威优势,逼一逼或是惩罚一下,孩子就能变优秀了。 这也是南昌豫章书院,用电击法教育孩子,父母也能接受的原因。 孩子真正变好,是父母暖化出来的。 好些年前,我看访谈节目,看到了作家麦家谈论自己的儿子。 麦家的儿子叫麦恩,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,初二那年,麦恩突然就把自己封闭起来。 整整3年,麦恩把自己关闭在自己房间里,除了吃饭、上厕所,几乎不和“外界”有任何联系。 麦恩和父母的交流少得可怜,即便是偶然有了交流,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。 老父亲麦家回忆说: “你无法想象这房门一关就是3年,上千个日子都没打开过。你不知道他在里面做什么,而且他绝对不允许你以任何方式进他的房间,否则他肯定会离家出走。” 儿子拒绝沟通的日子,麦家虽然教育得特别痛苦,但还是选择为孩子做了一件事。 他每周为孩子挑选一本书,在书页里附上一张自己的读后感,然后放在儿子的房门前。 不管孩子读不读,他坚持做了3年。 麦恩虽然没有参加高考,但依旧通过自己的努力,去了一所世界知名大学。 麦家是作家也是父亲。 教育的大数据告诉我们:叛逆的孩子,只要没有被父母抛弃,没有被同伴带坏,最后还是会回头的。 没有不缺爱的孩子会永远叛逆下去,只是在孩子叛逆的时候,把问题交给时间。 每一对父母都要做好孩子变坏的准备,准备充足才能让自己挺过艰难的时间段。 切记: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战争,本质上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,父母因为羁绊永远是被动方。 父母的克制和理性才能变被动为主动。 这便是爱的暖化。 接下来请妥善安排5件事: 第一件事:利用暑假,每天和姐姐运动一个小时,建议慢跑。 第二件事:和姐姐共读一小时的书,选好书读。 第三件事:告诉孩子,遇到事情,请及时和妈妈沟通。保护孩子,妈妈可以义无反顾! 第四件事:共同参与一件家务事,不管她做得好不好,都要支持她的行为,享受“闺蜜版”的陪伴乐趣。 第五件事:每天彼此保持一个长达一分钟的拥抱。 盼你进步! 作者:莲子妈,美国正面管教讲师,金融理财师,资深亲子阅读推广人,深谙亲子阅读之道,推荐的童书深受孩子们喜爱,善于从小事中捕捉教育的契机,给莲子、小鹿融入生活的无痕教育。微信公众号:爱莲子(A13400669010)。原标题:《当代爸妈教育瓶颈:错了,却不知错哪儿了?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