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的时候,打开电脑,拆包零食,边看边吃,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。零食的美味,就连成人有时候都控制不了,更何况是孩子呢? 其实,零食也分等级,有些零食适量吃,不仅可以补充能量和部分营养素,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,有些零食则要“敬而远之”。 零食五花八门 如何吃才健康? 爱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,可是作为家长,你知道在品种繁多的零食中,哪些才是适合儿童的吗? 60%以上3-17岁的孩子每天都吃零食,所以不让吃已经不现实了,只能作出指导。2008年,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《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零食指南》)。 《零食指南》中,将零食定义为“非正常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(不包括水)”, 书中将零食分作三个等级,包括“可经常食用”、“适当食用”、“限制食用”。 《零食指南》零食分级: 1.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(可每天食用) 低脂、低盐、低糖类。如:水煮蛋、无糖或低糖燕麦片、煮玉米、全麦面包、全麦饼干、豆浆、烤黄豆、香蕉、西红柿、黄瓜、梨、桃、苹果、柑橘、西瓜、葡萄、纯鲜牛奶、纯酸奶、瓜子、大杏仁、松子、榛子、蒸、煮、烤制的红薯、地瓜、土豆、不加糖的鲜榨橙汁、西瓜汁、芹菜汁等。 2. 适当食用的零食(每周1-2次) 中等量的脂肪、盐、糖类。如:黑巧克力、牛肉片、松花蛋、火腿肠、酱鸭翅、肉脯、卤蛋、鱼片、蛋糕、月饼、怪味蚕豆、卤豆干、海苔片、苹果干、葡萄干、奶酪、奶片、琥珀核桃仁、花生蘸、盐焗腰果、甘薯球、干地瓜干、果汁含量超过30%的果(蔬)饮料如咖啡、山楂饮料、杏仁露、乳酸饮料等、 鲜奶冰淇淋、水果冰淇淋。 3. 限制食用的零食(每周最多1次) 高糖、高盐、高脂肪类。如:棉花糖、奶糖、糖豆、软糖、水果糖、话梅糖、炸鸡块、炸鸡翅、炸鸡翅根、膨化食品、巧克力派、奶油夹心饼干、方便面、奶油蛋糕、罐头、蜜枣脯、胡萝卜脯、苹果脯、炼乳、炸薯片、可乐、雪糕、冰淇淋等。 各年龄段儿童零食指南: 3-5岁: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。 6-12岁: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,吃零食的时间不要距离正餐太近,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。 13-17岁: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,每天食用不能太频繁。 说说:零食是儿童饮食结构中的“双刃剑”,除了吃零食吃出小胖墩,乱吃零食还会引起营养不良。但食用恰当,零食也可以是三餐营养的有益补充,并能给生活增添乐趣。所以,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吃零食,如多选奶类、果蔬类、坚果类,少吃街头食品。 需要提醒的是,重视正餐。既然是零食就只是正餐以外的补充,不要零食不离口,最好在两餐之间吃,在正餐前两小时左右吃,这样既补充了营养,也在味觉上得到了享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