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没有育儿经验的新妈妈来说,担心最多的问题就是宝宝有没有吃饱。尤其是刚刚出生的新生儿,这时候妈妈分泌的乳汁还不是十分充足,宝宝又不会表达,因此妈妈常常担心宝宝会饿着。 刚出生的宝宝,胃的大小只有榛子那么大 新生儿的胃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很多,出生第一天,跟一粒小小的榛子差不多,所以宝宝会饿的比较快,需要频繁的吃。不过妈妈不必担心,由于宝宝胃容量很小,每次只需几滴就能喂饱宝宝了。 到第二天,似乎长大了一点,约有樱桃那么大了。然后,一周、两周,宝宝的胃逐渐大了起来,由樱桃大小变为杏般大小,再到鸡蛋大小,所需的奶量也会越来越多。 此时,妈妈的乳房受到宝宝频繁吸吮的刺激,也在跟随宝宝胃容量的变化一步步地调整呢,分泌的乳汁也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。 宝宝的奶量由宝宝自己决定 宝宝的食量因人而异,如果宝宝特别能吃,此时妈妈会感到自己的奶水不够。其实,母乳是随吃随产生的,不是说你觉得乳房里有奶才行。所以涨不涨奶没有什么关系,和乳房的大小也没有关系。 妈妈应将一侧乳房尽量让宝宝吸空后再吸另一侧,因为后半部分乳汁中脂肪含量多,约有50%的热能在后奶中。前奶主要满足水分及蛋白质的补充,后奶满足热量的补充。 妈妈要保证奶水的充足,主要依靠宝宝规律的吸吮与乳房的排空,以及母亲充足的睡眠、轻松愉悦的心情、足够的营养和水份来维持。心情过度紧张的母亲是分泌不出多少乳汁的,因为焦虑的荷尔蒙会阻碍乳汁的泌出。 怎么判断宝宝有没有吃饱? 1. 看体重 判断婴儿长期摄取量是否充足,最准确的一个方法是检查他的体重增长情况。出生后第一周,婴儿体重比出生时减少最多达10%,这是正常现象,之后就会相对稳定地增长。 满两周时,婴儿应该恢复到出生时的重量。如果奶量充足的话,宝宝前三个月内,应每天增加14-28克体重。一般三到四个月的时候是出生体重的2倍,6个月之后体重增速会变慢,一岁是出生体重的2.5到3倍。 如果宝宝增重缓慢,则可能是没有吃饱。 2. 看状态 宝宝吃饱后,会表现得很满足,可以安静睡觉3小时以上,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闹。 如果宝宝长时间不肯放开妈妈乳头,或猛吸一阵又把乳头吐出来哭闹,且体重增长缓慢,就可能是妈妈奶水不够,需要添加奶粉。 3. 看大小便 一般而言,宝宝精神状态很好,经常有黄绿色的大便,每日1-3次,宝宝每天尿湿6-8块以上尿布,说明母乳的量足够,宝宝吃饱了 若出生后5-6天,宝宝还在解胎便或者出生后头两到三周大便次数很少,也需要注意是否摄入不足。 |